上上禮拜回家順便取信,小小的信箱隔間內塞了一個很大的黃色紙袋,過寬的紙袋委屈的呈現捲曲狀,抽出來一看,是一個印有公司標籤的紙帶,所屬的公司不是別人正是以前的公司MH。


因為MH偶而還是會寄給我一些文件,所以從MH寄來的信也沒甚麼好大驚小怪,然而與一般公司正式信函的印刷字不同,這個信封上名字與住址是手寫的,心理不禁好奇到底是誰寄來的。


打開後,諾大的信封內,躺著大小不到外包信封1/3的卡片狀信封,卡片狀信封上貼了一張MH的便條紙,上面寫著:”Better Late Than Never!”


這時心裡大概知道這張卡片所為何來。



因為個性低調、不愛打擾別人,除了工作場合外,不知道從何開始,只要是我需要當主角的場合,總是會想辦法失蹤、尿遁、借故無法出現..等,運用有的沒的藉口就是想逃避那種別人盛情或是關注,或許我無法把別人的好意很適當的面對面直接回應,久而久之,乾脆就直接避掉這種場合。


當然,也不是每次都成功。


有一次印象挺深刻。當時還在台灣很有前途的IT公司工作,也和一群晝伏夜出、一同打拼的同事培養出情感。然後自己生日那天,因為很怕接收一堆生日快樂炸彈,藉故就躲在家裡,圖個清閒。結果那群同事,神通廣大的透過HR調查到我住家的地址,然後一群4人就騎著兩台機車,拎著我最愛吃的烤鴨三吃在午飯時間從公司衝到我家,我記得打開門看到他們時,雖然嘴裡不說心裡其實很感動,我到現在腦中還可以依稀看到大家坐在當時是房東的辦公室的客廳啃那包烤鴨三吃的光景, (註一)。


去年回台灣時,朋友的祝福也讓我假裝冰冷堅強的心,瞬間加熱了20度。我總覺得只要口頭祝福就很足夠了,大家送來送去太過麻煩,然而當送者是誠心誠意的給予,你真的能夠感受到他們的祝福。紐約時期的好友M&M的私下跨國連線籌劃的心意,大學同學 W& M 的祝福,還有很多朋友在網誌上或口頭上的祝賀,雖然不是即時的,感動程度並不減少,真的也會把它們好好的收藏在心裡。




回到家後,打開卡片,看到的正是意料中熟悉的8個前同事名字與他們對我祝福的話語。 簡短,卻意義重大,時至今日,以前的一些負面情緒早已煙消雲散,這張卡片的到來,更把它蓋上封印,只留下美好。雖然再相見也不知道是甚麼時後,或許真的見面搞不好也不知道要講什麼,但是人與人間,到最後能互相祝福而不留怨懟就是很大的福氣了。



簡單的行動、文字、話語,能帶給收者的鼓勵與感動有時是難以衡量,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力量,有甚麼話、祝福、道歉想要傳達某人,不妨提筆寫下,即使已經事過境遷,總比一輩子都送不出、對方永遠收不到好吧。


Better Late Than Never! 就算對方在天涯海角,你們之間的距離僅僅只有一張郵票。(註二)







(註一) 這四人裡,除了SL還算頻繁的聯絡,其他三人都完全失聯。其中兩人聽說都在我出國後不久結婚了,希望他們都過的很好呀。

(註二) 依個人喜好不同,當然也可以是一封email,一個Send鍵,一通電話。

(註三) 這是收到的卡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ycEngDi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