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還有以下Two thumbs up的福利:
 
出差相關支出全包
工作第三年開始,我有了好幾次出差的機會,也開始見識到Businessman用錢的豪氣,體驗出入高級餐廳點菜時不用看價錢,酒任你喝,連帶給小費也變得非常大方,突然有自己變成暴發戶的錯覺。
 
首先最誇張的是每年兩次的Sales Meeting。這個會議場面超盛大,全美一千人以上的Sales或Marketing相關人員都會出席,排場有一千人以上。每年地點不同,我去的那次,公司包了在San Francisco市中心的4.5星級飯店,歷時一周。白天活動滿檔,中午、晚上還不定時有請表演團體。我那次請了以前Saturday Night Live的某位我不認識的Comedian,但是根據其他美國人的反應,應該是頗有名氣,另外還請了Chicago Symphony-這場表演不是單純音樂表演,是藉由交響樂團需要每位團員的合作而產生美妙的音樂,進而衍伸到大企業內每個人都是重要的螺絲釘,不要小看自己的影響力,這場表演我印象非常深刻,有機會可以詳述。每晚散會後 ,更加精采,大群人馬各自到San Francisco各式餐廳飲酒作樂,舉凡Taxi、餐飲酒費、或是Room Service費用全由公司信用卡買單。我和同事初步估計,一場會議辦下來,少說幾百萬美金跑不掉,光是一千多人從全美各地飛到San Francisco 的費用就很可觀了-遑論很多人是坐頭等艙,再加上飯店與會場費用,與每個人7天下來的玩樂費用,整體花費應該很驚人。PS.週末時我主管還租車(當然也是報公費)載我們一群人到San Francisco 近郊的有名的酒莊(Napa Valley)品酒!!!
這次經驗,除了於公,有機會和平常合作的同仁見面寒暄(很多固定合作的同事都不是在紐約)並了解公司下班年度的走向,也讓我見識到大公司的大手筆,當下有種很榮幸加入公司的短暫向心力與虛榮心。
 
再來2次出差,一次是到人煙稀少的美國城鎮Dubuque(這是個超級本土的城市,我們公司在當地是第二大公司),另一次是代表我們Team到Tampa Bay出席某個會議。基於之前經驗,從家裡到機場的通勤都是毫不考慮叫車來接送,會議之後的聚會也是一樣完全公司招待,到Tampa Bay那次我還和從印度來的代表搶Taxi帳單付呢。成為自以為公司庫可通自己銀行戶頭的討厭傢伙。
 
當然以上虛榮只是短暫的,主要是公司對員工的大方、不錙銖必較的態度,讓我覺得很受尊重。
 
Unlimited sick day & 3 personal days & Floating holidays
以前都耳聞美國假期多,比較重視休閒活動云云,後者是沒錯,美國人真的很愛戶外運動,但是假期很多就有點失準。
 
基本上,一般員工一開始都有2週的假期,所謂兩週並不是14天,而是10天。含了兩個週末才變成14天。根據公司不同,工作滿某年後,可以變成3周或4周。我們公司是坐滿兩年後就開始有3周假,作滿5年4週。比起英國一般員工的休假是以一個月起跳,MH提供的假只能算勉強令人滿意。
 
不過還好有其他的配套。第一、它提供無限制的病假。只要不大超過,偶爾請個病假是無傷大雅。通常每個禮拜一或禮拜五,常常一早就會收到同事”I am not feeling well today”或是” I am feeling a little under the weather” 之類的emails,自己製造3天連假。後期我職業倦怠症病入膏肓時,也是幾乎每一至兩週都會請一天病假,只不過我是心病就是了。這裡請一、兩天病假完全不用台灣那一套要醫生證明之類的,只要email大家一聲即可,提供很大自由度。
 
再來,MH還有3天有支薪的事假(Personal days)讓你運用,這個應該不需要太多著墨就能了解。另外它亦貼心的提供3天的floating holidays,因為美國各式宗教種族的人都有,假如你因為自己的宗信仰或是種族慶典需要休假,就可以動用floating holidays。像每年中國新年,我都會自動自發放自己一天假。Floating Holidays也是有支薪的。
 
彈性上下班時間
雖然名義上是個9-5的工作,入公司的時間還算是自由,且最重要的是不用打卡。
 
我生性很討厭束縛,如果要規定我每天都要9點到公司,我想我很快就會瘋了。還好公司提供這樣彈性,除了早期(一開始工作,蜜月期我都盡量9點到)和晚期(後來變成老油條,有一陣子還常中午才進公司),基本上都大部分都是10點左右入公司,6點以前離開。
 
除此之外,其實在美國公司,上班時間都可以和主管談的。之前和別的team的同事聊天,他因為要免去通勤時的塞車,他談的上班時間是7:30到3:30,早到亦可早走。
 

因公相關的花費全可報銷
另外我還從美國同事學到很重要的觀念,凡是因公所衍伸的花費都可以要求公司付帳,而MH當然也不會對這些錢小氣。
 
因為華人普遍客氣,有時候一點小錢就想說算了,不用和公司要。美國人可不是這樣,連10塊~20塊,照樣報帳。像我們有一陣子,如果某台機器有什麼問題會寄簡訊給大家,有時一個月會有好幾百封簡訊,為了省錢,我買了簡訊的package,好像是10幾塊錢一個月。我本來想說算了,反正我自己也要用,但是我同事嚴詞和我說只要公司相關的花費,都應該由公司來支付。被他這樣講,我也就開始每個月都把這支出報公帳。還有如果因為公事需要早到公司(有幾次產品release需要6:00am到公司),為了安全起見我都搭乘計程車,費用也是毫不手軟都報公費。
 
 
到底要待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是因人而異。有人喜歡小公司的自由度與被重視度,但是大公司福利的健全與優渥又是小公司望塵莫及的(除了福利外,MH提供了我大開眼界的機會與很好的工作歷練。) 我覺得除非自己當老闆,在國外如果可以的話還是先以大公司起頭,除了綠卡比較好拿外,比較容易建立之後的就業機會。美國人也蠻吃表面好看這一套,如果你是Ivy League畢業或是在Fortune 500工作過(兩者當然不是絕對性),比較容易打開下一個就業的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ycEngDi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