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e to dream and have the zeal to go get them against any odds, as the song goes “we shall overcome, we shall overcome, and deep in my heart I do believe that we shall overcome one day.”
 
Extracted from “Turning Point” of New Comers’ store by Upma
 
這次從台灣回來,沒有之前的多愁善感,取而代之的是繼續下去的動力。
四個月的喘息與抽離,時間,真的能淡化很多情緒。
 
我想自己一直把任何事情目標化。腦中總有一張清單,反覆審視自己是否有把清單中的項目達成。一旦千辛萬苦的達到後,又把它當成個屁,彷彿沒什麼了不起似的,繼續在訂其他的項目,讓自己永遠都處在有事情未完成的狀態下,嚴苛的對待自己。所謂”嚴已律己,寬以待人”,不敢說我是百分之百的實踐者,但是真的差不了多遠。總是看到別人如何如何,而忘了適時鼓勵自己。
 
這次返台,見了蠻多老朋友與舊同事們,而在這個過程中,我領悟到生活上很重要的一個特質: live with it/dwell in。
 
朋友中,除了大宗同行的IT Professionals外,還有執教鞭的老師、通信業、銀行業、保險業與電影業等,所有人都是至少三年以上不曾謀面,但是除了極少數人已經失去熟悉感或磁場已經完全不同外,大部分的人都聊的非常盡興。3年、5年甚至15年間彼此生活中都不知道已發生過大大小小多少事,但是遇到職場上的困境、生活面臨的疑惑、家庭、購屋/投資理財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等話題總是可以聊到欲罷不能,雖然彼此生活空間不同,很多東西確是很容易感同身受的。在這些聚會中,有一個共通點是對現實環境的抱怨; 物價漲、房價高、政治環境不穩定,而女性朋友中,最常提出的問題就是”如果我現在出國會不會太晚?”,男性相對下,很多因為都已婚,有各方財務壓力下沒有這種逃離遠走他鄉的想法,但是對於大局勢口氣上還是隱約透出擔心的語氣。
 
從一開始和他們一起唱ㄙㄨㄟ未來,然而要離台前,突然間,想到一張張略顯擔心的面孔,我卻不替他們擔心。大家都是一路這樣走來,如果之前的崎嶇不平都能走過的話,還有什麼不能跨過的呢? 對於不滿與抱怨就是live with it/dwell in,Life goes on! 大家最終都會OK的。
 
只要繼續下去,我也會OK的吧。
 
這幾年國外的生活,除了自我理想的實現,很重要的是我更了解自己。這幾年遇到太多狀況,生活上、工作上、學業上、感情上、人際關係上各式各樣的情況,有時都不知道自己怎麼走過來的,但也因為有這些經歷, 才會成就目前的我, 或許迷惑, 或許躊躇, 我覺得目前或許是我人生至今最好的狀態, 不論身心上都達到平衡, 想做的事都實現了, 沒有什後悔的地方. 這樣就該慶幸了,不是嗎?
 
經歷了這麼久,經過Taipei、New York,來到了Toronto。

原來,我一直想追求的、一直遺失的那塊拼圖,不過是對自己的肯定。
 
 
[消息]
不認識我的朋友們,我已經正式搬到加拿大的經濟首都Toronto了。雖然熱情曾被短暫澆熄,但是只要火苗仍在,我不會放棄繼續經營工程師這塊,畢竟它是我的興趣,但是我也會繼續關心生命中其他重要的事。
 
接著也會寫些在這裡找工作或生活的點滴,所以新闢了’多倫多’項目,並把兩篇多倫多相關的文章解除封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ycEngDi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